悦调、悲调,兰花指、剑指,鸭子步、碎步……11月8日,鹤峰县思源实验学校戏曲班的“小戏迷”们利用大课间时间,来到运动场上练习柳子戏的唱腔及动作要领,唱念做打,演绎角色,一招一式,有模有样。
鹤峰柳子戏,又名杨花柳,也称梁山调,是恩施州五大地方戏曲剧种之一。2007年6月,鹤峰柳子戏入选湖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该校相关负责人介绍,“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结合学生需求及地方特色,将非遗项目柳子戏引进校园,通过成立戏曲班,聘请当地柳子戏传承人熊晓华担任辅导老师,安排罗歆、周洲两名音乐专业老师兼任戏曲班的指导老师,致力于打造地方戏曲特色教育品牌,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推动非遗文化薪火相传、后继有人。
只要不出现特殊情况,熊晓华每周都会走进校园,给学生们上课。一句唱腔、一个甩袖、一段走步,熊晓华永远不厌其烦地教着,每周一节课,她坚持了四年。
据罗歆介绍,出场的这些学生已参加过多次培训,对于柳子戏有一定的基本功,能够熟练表演。目前,学校戏曲班共有200多名学生参加。接下来,学校将会提供更多的平台,带领其他同学一起去了解柳子戏文化。
来源:云上鹤峰 特约记者:汪正玺
一审:徐宁 二审:向丽莉 三审: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