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鹤峰县,一片片郁郁葱葱的箬竹林海,绿叶飘舞,风情万种。这些看似普通的箬竹,却蕴含着无限可能。在国家积极推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背景下,鹤峰县立足自身资源禀赋,以独特的视角和前瞻的思维,将这一片片绿叶变成金叶。在科技和创新的驱动下,小小的箬竹成为撬动大产业的支点,一场产业变革的序幕即将拉开……
2022年,鹤峰县有3万名农村劳动力从事箬叶产业采摘加工,仅此一项,为农民提供现金收入3.5亿元,年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以上。箬叶已从普通的“绿叶子”变成致富的“金叶子”,箬叶收入已经成为鹤峰农民增收的主渠道之一。
2023年春,鹤峰县林长在巡林调研涉林业产业中,充分肯定箬叶是我县助农增收的主导产业。同时,指出箬叶产业存在原材料利用不充分、无深加工产品、附加值低等发展的短板和局限性。县科经局、县林业局等相关部门以林长制为“总抓手”,深度协作,大力开展箬叶资源大清查、箬叶精加工大考察、箬叶综合利用大调研,充分利用我县丰厚的野生箬叶资源开展大招商,探索把箬叶富民产业做大做强的新赛道。
通过市场调查、多次实验证明,箬竹是自然界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它具有降解难度小、成本低、效率高、降解程度更彻底的优势,开发价值极大。“充分利用废料箬叶残叶、叶秆作为产品原料,使其‘变废为宝’,既能提升箬叶本身的利用价值,又能为本地箬叶产业发展创造新的增值空间。”鹤峰县林业局产业办主任付胜民说。
【绿竹植物纤维(湖北省)集团有限公司全降解产品在第16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参展】
产业升级的新引擎
绿竹植物纤维(湖北省)集团有限公司与武汉工业大学合作,成功研发超音速空气粉碎核心技术,并于2023年5月16日进驻我县太平工业园区,投资建设了《10万吨箬叶粉基生物降解(改性)材料产业化项目》。
据了解,该项目采用“研发+生产+销售”的经营模式,通过与鹤峰县及周边的箬叶加工厂、购销企业、专业合作社进行广泛合作,保障原料的供应,带动上游的箬叶种植、采摘、收购、粗加工全链条,促进当地农户增收。同时,通过严格的生产管理和质量控制,为下游企业提供标准通用的绿色环保植物纤维全降解材料,实现箬叶产业由“一产”向“二产”价值链高端延伸。
(竹粉全降解颗粒材料)
“该公司与高校等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不断优化工艺和开发新产品,推广箬叶高值化应用,加速生产改性箬叶超微粉、箬叶粉基生物降解颗粒材料,替代现有的塑料、橡胶、化工等不可降解的石油基塑料。”鹤峰县林业局局长杨年武说道。
百姓增收的新路径
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经济的增长,更能为百姓带来新的增收渠道。该项目建成后,预计年产改性箬叶超微粉1.7万吨、箬叶粉基生物降解颗粒1万吨,年销售收入2.25亿元。老百姓通过伐竹销售,每天人均可获利500余元。从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到销售环节,将为本地劳动者提供150个就业岗位。
与此同时,鹤峰县还积极引导农民进行箬竹种植和深加工,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提供技术指导和资金支持,鼓励农民扩大种植面积,实现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带动农民持续增收。
生态环保的新选项
面对当前日益严重的塑料污染问题,鹤峰县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广环保可降解材料,实行“以竹代塑”,推广竹类在减少塑料污染、代替塑料产品方面的突出优势和作用。该项目以箬竹为原材料,所生产的生物降解材料可以替代传统的塑料制品,能够在自然环境中生物降解,有效减少白色污染。此外,鹤峰县通过推广有机肥料、生物防治等绿色农业技术,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绿色林农业。这种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林业发展模式,既提高了林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又保护了生态环境。
(全降解餐具)
可持续发展的新篇章
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鹤峰县始终注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通过科技创新和资源利用的优化配置,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政府的推动和相关企业的带动,鹤峰县的箬竹产业将成为一条集种植、加工、销售、科研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这种链条的完善和延伸,不仅能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还能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小小的箬竹,经过科技力量的转化,变成一种可降解、可循环利用的新型材料。这种对传统产业的创新和升级,加上对自然资源的高值化利用,不仅能成功推动鹤峰县经济、生态高质量发展,还能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来源:云上鹤峰 通讯员:田钦煜 杨年武 张国军 刘显贵
一审:徐宁 二审:向丽莉 三审: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