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施建设如火如荼、乡村面貌日新月异……在鹤峰县下坪乡乡村建设的征途上,总有一面旗帜指引着方向,鼓舞着士气,这就是飘扬的党旗。
2018年是鹤峰县脱贫摘帽决战决胜之年,脱贫攻坚也成了全县上下的“头号”工程。该县下坪乡坚持党建引领脱贫攻坚,为脱贫摘帽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建好班子增动力
夯实基层激活力
4月24日下午,下坪乡东洲村的文化广场上随着滚龙莲湘音乐响起,30多名村民各自拿起莲湘,欢快地打了起来。
“自从对东洲村村支‘两委’人员进行了调整,在州统计局的牵头带动下,东洲村有了很大的变化,新建群众服务中心,沿河路灯亮起来了,文化活动开展起来了,群众满意度自然也高了。”该乡组织委员孙鹏介绍。
据了解,该乡坚持以德为先、用人唯才、人尽其才的选人用人标准,对全乡46名村“两委”成员进行分类定级,并根据结果进行人事调整,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活力,增强工作动力。
基层组织队伍活了,脱贫攻坚的动力自然更强劲,扶贫成效自然更明显。地处岩门村的油牡丹基地正是充分发挥党建促脱贫攻坚作用的缩影。
该村村支“两委”充分利用村集体荒山资源,带领村民发展油牡丹产业,通过集体经济吸引老百姓参与经营和就业,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走出了一条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村民致富同时迈进的新路子。
引导群众强内力
激活发展新动力
下坪乡在党建引领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不断贴近贫困群众,走进他们内心,把脉问诊对症下药,增强群众脱贫信心,提升脱贫的内生动力。
今年以来,该乡将“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药方”,开展大型宣讲活动两次,召开群众会、小组会、屋场会220余次。
“大集体时去城里背化肥要从早走到黑,现在公路通到家门口了,新房修起了,政策好,自己更要勤劳肯干。”在东洲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型宣讲结束后,该村二组村民鲁文山说。
该乡利用网络打破地域局限,将“新药方”通过微信宣传的方式惠及更多群众,重点宣传十九大精神、“乡村振兴战略”及扶贫政策,让基层群众心热了起来。
今年,全乡围绕“四大产业集群”,突出下坪优势,干部群众纷纷撸起袖子加油干,新造茶园360亩,有机转换茶园6446亩,新发展白芨80亩,黄柏680亩,青钱柳752亩,中蜂426群,不断强化了精准脱贫的产业支撑。
如今,随着越来越多的“领头羊”充实到基层党组织中,他们如一粒粒火种,点燃了群众脱贫致富的热情,群众谋发展的信心越来越足。
统筹帮扶聚合力
结亲包户集众力
脱贫攻坚不能单打独斗,下坪乡牢牢攒紧“党员+市场主体+贫困户”的组合拳,把凝聚合力作为扶贫开发的关键。
具体怎样实施?下坪乡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党员干部引领,市场主体带头,贫困群众参与,形成“1+1+1>3”的整体合力。
州脱贫攻坚指挥部下发“一号令”后,该乡13个行政村各自成立了“尖刀班”,成了脱贫攻坚的先锋力量。东狮、阳光、齐天、巨融、开源、添福星等市场主体主动结亲帮扶贫困户,主动挑起了产业发展的大梁。
“通过‘尖刀班’对群众的动员和引导,该乡茶农积极参与有机茶发展,企业认领有机茶转换面积达到了6446亩,为脱贫致富提供了坚强的产业支撑,鼓足了后劲。”该乡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东狮茶业认领的是该乡胜利村的有机茶基地。该公司不仅多次组织该村茶农参与有机茶种植培训,还免费为茶农发放有机肥料202吨。
2018年3月,该公司的茶叶基地成功拿到了欧盟有机转换证明,更加坚定了村民发展有机茶的信心。
市场主体带动的除了产业兴旺,以就业促脱贫的效果同样明显。
山大人稀的云蒙村农民党员李国凤经营的齐天农业不仅把该村的茶叶收到了240元/公斤,魔芋加工业务还吸纳80余人就业,仅2017年就支出农民工工资180万元,发挥了“组合拳”的强劲作用。
鹤峰县下坪乡广大党员干部,践行着对全乡人民的承诺,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征程中冲锋在前,让脱贫攻坚一线高高飘扬的党旗愈加鲜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