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叶铺就致富路

8月8日,记者一行来到燕子镇大岩村7组最大烟叶种植基地,“突突突……”一辆载满烟叶的三轮摩托车向我们驶来,只见司机迅速下车,一拖、一提、一放,一溜烟的功夫就将几大袋烟叶全部放置在地。经了解,这位司机是烟叶发展大户林云宇。

看着不远处自家种植的烟叶,林云宇舒了口气:“种植烟叶,效益多多,比出门打工强多了,这日子是越过越好啊!”

林云宇利用山地、气候优势,种植烟叶,不仅自身脱贫致富,更是带领周边村民齐心共赴“星光大道”。

撸袖开干,绿意初显

2009年,林云宇开始种植烟叶,一种就是10余亩。眼见地上洒遍烟籽,林云宇看到了脱贫的曙光。

从一颗种子到能真正带来经济收入,历经撒种、漂盘育苗、烟苗移栽、追肥浇水、剪烟叶花、喷药杀虫、采摘烟叶、编扎烟叶、烘烤烟叶等十余步。

然而刚开始接触种烟的林云宇,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没有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加上缺少突遇自然灾害的应急措施,林云宇的烟叶饱受暴雨残害、青叶虫啃噬,所获甚少,刚开始的收入只有1万余元。林云宇走在田间小道上查看烟叶的受损情况,唉声叹气,一看就是大半天。

“看到老伴这样着急,我的心里也是着急得不得了,但是我相信老伴能够把种烟做好。”林云宇的妻子说。

从此,林云宇通过各种渠道学习种烟知识,每天都和妻子轮流在烟叶基地查看,采摘忙季就聘请周边村民,当天采摘下来的烟叶当天编扎好,有的时候忙起来就到了凌晨,确保最大程度地保持烟叶新鲜度。林云宇还积极向烟草站收购组的人就收购标准进行请教。

2015年,林云宇的卖烟收入达到约5万元,同年,林云宇成功脱贫,这也让林云宇有了大干一番的信念。

渐入佳境,绿意盎然

“既然种烟是条出路,那就要一直搞下去,而且还要越搞越好。”林云宇对于种烟,信心十足。

2016年,林云宇以每亩500元的工资,租用挖机开垦荒地,加上人工清理小石头、清除杂草、用锄头打细大点的土块、平整土地等工序,每亩总计花费2000多元。截止2018年,林云宇烟叶种植规模约40亩。

种植规模可观,但是烤烟房只有两个,烤烟的速度远远及不上采摘的速度。

“烟叶多了,两个烤烟房总体面积又不大,好多烟叶还没烤就放坏了。”说起这事,林云宇连连摇头。

今年5月,鹤峰县人大驻大岩村“尖刀班”在走访过程中,从林云宇口中得知该事后,立马为他出谋划策。

“刚开始,我找到镇里的相关负责人,因县烟草公司暂无烤烟房计划,所以行不通。后来,我就把这件事向覃班长汇报,覃班长马上就向县烟办申请,这个事才开始有了着落啊。”“尖刀班”成员田峰登说起这事,长吁了一口气。

“尖刀班”班长覃道齐介绍,了解该事后,立马邀请烟叶领导小组副主任就林云宇发展烟叶的土地情况、种植面积、生产设备进行查看,向副主任表示所有指标都已达到,可以申请烤烟房。

8月9日,新的烤烟房已正常投入使用。林云宇说起“尖刀班”,赞不绝口,“‘尖刀班’对我们老百姓是真的好,对于我们的需求硬是想方设法最大地满足,我们就更要把产业做大做强,过上好日子。”

展望未来,绿意雾集

“现在林云宇的烟叶是越办越好,女儿放假回家也帮到父亲打理烟叶,现在这样的年轻人不多了哟!”“尖刀班”成员王卫波看到一旁默默编扎的林云宇大女儿,由衷地赞叹。

“我一放假回家,就帮爸爸妈妈的忙,40多亩的烟,主要还是靠爸爸妈妈两个人打理,有时候还真忙不过来。”林云宇大女儿拭去额头的汗水,向记者介绍到。

如今,在烟叶种植基地,花萼筒状的烟叶舒展开来,嫩绿蔓延在整个山坡。在不远处的山坡上,几位老大姐顶着烈日炎炎,边唠嗑边采摘烟叶。

“年纪大了,也搞不好么得事哒哟,摘烟叶比较轻松,又离家近,每天还有100元的工资哩,生活还是有保障的。”采摘工人赵辰年高兴地说。

去年,林云宇卖烟获得7万多元的可观收入,根据林云宇的介绍,预计今年收入有小幅攀升。“明年再争取搞个烤烟房,有了烤烟房,我打算再开个30多亩的荒地,趁着年纪还不大,攒劲搞一把。”林云宇说。

光靠等、靠、要,肚子吃不饱。在脱贫致富道路上,林云宇一直勤劳苦干,从未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