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时节,在走马镇升子村头,只见一条条光洁平坦的水泥路、沥青路在乡野间纵横交错,一辆辆满载农副产品的车辆在乡间路上穿梭往来……行驶在走马镇“四好农村路”示范线上,道路两旁优美的自然风光尽收眼底,宽敞整洁的道路与往来不断的观光游览车辆将“一步一景”的乡村面貌、“一村一品”的特色产业“串珠成链”,为乡村振兴带来了源源不断的人气和活力,让群众搭上了“致富快车”。
“四好农村路”承载着乡村振兴梦。鹤峰县委、县政府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服务“三农”、推进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抓手,举全县之力,聚全民之智,逐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农村公路建设新格局,大力推进以农村公路建设为主的民生工程,统筹“建好、管好、养好、运营好”一体化发展,以“四好农村路”助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农村因路而美、农业因路而兴、农民因路而富,“四好农村路”成了助推全县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坚持高水平建设,提升路网质量。“要想富,先修路”,农村公路是连接乡(镇)村的“毛细血管”,不仅事关人民群众出行,还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血脉通道”。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群众为中心、服务为核心的发展理念,以推进农村公路“大干、快干、高标准、全覆盖”为总体目标,加快推进建制村、自然村公路硬化项目,逐步向通组入户倾斜,打通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
今年初,通过多方努力,争取到省交通运输厅的140.55公里“四好农村路”补助投资建设计划。到10月底,全县完成“四好农村路”建设313公里,安防工程建设120公里,危桥改造13座,五里乡瓦屋村等4个村和腊树垭至中营集镇等双车道、双通道建设。政府安排一般债券资金3000万元,同时,协调统筹企业援建资金6000万元,用于农村公路路网联通、提档升级和安防工程建设。农村公路的通达深度和广度得到了持续发展,人民群众安全出行的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
截至目前,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达5589.8公里,其中县道253.3公里,乡道938.5公里,村道4398公里。建制村、自然村通硬化路率均达100%。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快乡村振兴的农村公路网络基本形成,使得乡村之间、城乡之间连接得更加紧密。
坚持高效率管理,健全体制机制。以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为载体,全面推行农村公路“路长制”,由县级分管领导“亲自挂帅”,“四好农村路”建设由部门行为上升为政府行为。全面加强路产、路权保护,爱路护路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完善制定率达100%。目前,9个乡镇152个建制村村村有护路员,实现了农村公路管养全覆盖。全县农村公路管养护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上下联动、运转高效”的工作格局,农村公路治理水平明显提高,发展更加规范有序。
坚持高标准养护,做到逢路必养。农村公路“三分建,七分养”。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的同时,县交通运输局把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作为创建“四好农村路”的重要内容,坚持建养并重的原则,强化主动性、预防性养护,积极推进养护大中修、季节性养护大会战和日常小修保养,大力处治路面病害、修复缺损附属设施,全面推进路域环境综合整治和公路绿化美化,加快美丽农村路建设步伐,着力构建“一路一风景、一村一幅画”的农村交通新面貌,切实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近年来,先后完成了9个乡镇165个建制村、自然村实施波形护栏、防撞墙、挡土墙等工程,养护维修水毁等较大病害道路65条,对96座农村公路桥梁损坏的标志牌、护栏及时进行维修更换。乡村公路港航服务中心对辖区内的县乡村道进行日常巡查和定期检查,及时清除公路路面及公路用地范围内的淤泥、垃圾、杂草、泥沙等,以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同时,按照“一乡(镇)一村二条路”的要求,在每个乡镇创建1个养护示范村,创建2条精品示范路,通过“农村公路养护示范创建”活动,形成了以点带面、全域达标的良好局面,全县农村公路路容路貌焕然一新。
坚持高品质运营,实现便民惠民。以改善供给结构为重点,持续优化农村客运出行服务,加快完善农村公路运输服务网络,坚持“路、站、运”一体化发展。全县共经营管理客运班线106条,开通农村公交专线11条,投放客车、公交车207辆,其中,公交车33辆,客运班线日发班次401班。农村客运由“走得了”向“走得好”转变,农村货运由“运得出”向“运得畅”转变,农民“出门水泥路,抬腿上客车”已经从愿想变成现实,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城乡双向运输进一步打通,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了“四好农村路”带来的实惠和便利。
坚持高质量融合,共享发展成果。修好一条路,带活一大片。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县交通运输局积极探索“四好农村路+富民产业”“四好农村路+生态旅游”等“四好农村路+”的发展模式,大力推行“路衍经济”,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公路的先导和带动作用。一大批乡村产业路、旅游路涌现,农村公路与产业、旅游、文化充分融合,相得益彰。
随着农村公路由镇向村、由村向组、由组向户不断延伸,在全县农村大地上,正不断生长出五彩斑斓的富民新产业。走马镇打造“山水世界·江坪河”“世界茶园·木耳山”以及鑫农游客集散中心,推动“葛稻共生·千金村”“传统村落·白果村”等一大批特色村落竞相发展,阳河村的凯荣实业公司年出口创汇4000万美元,成为目前全省最大的茶叶出口龙头企业……一条条“四好农村路”带动了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盘活了农村地区的特色资源,打通了对外联系的渠道,让群众的农产品“出得去”,客商“进得来”,带动了生态旅游、农业观光、大棚蔬菜等特色产业发展,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让乡村振兴的动能更足。
下一步,鹤峰将始终对标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出行新需求,不断打通“瓶颈路”、铺平“坑洼路”、延伸“产业路”、拓宽“致富路”,将乡村振兴的“幸福路”越修越宽,全力构建乡村振兴的美丽“途”景。
来源:云上鹤峰 通讯员:杨国炎 覃磊 唐天晟
一审:徐宁 二审:向丽莉 三审: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