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炉白族乡是全省唯一白族乡,地处鄂西南边陲,武陵山余脉,与著名的武陵源风景区国家森林公园张家界,人间仙景索溪峪、天子山奇峰相依,山水相连。境内山大人稀,河谷低平,土地肥沃,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原生生态系统保存良好,绿色生态发展理念深入人心,适宜水果、楠竹、茶叶、药材等多种经济作物生长。铁炉乡建有万亩水果基地、万亩楠竹基地、万亩茶叶基地、千亩药材基地和千亩优质大米基地,成为铁炉乡的特色产业“亮点”。
水果之乡
鹤峰县铁炉白族乡铁炉、千户等村因其海拔低,山石之下,沟壑之间,适宜种植柚子、椪柑、丑柑,是鹤峰县的“水果之乡”。全乡水果种植面积8000余亩,其中椪柑种植面积5000余亩,年产量逾400万斤。
4月9日,铁炉乡政府投入8万多元从四川省简阳市采购丑柑和沃柑苗8450株。将苗株一一分配到千户村一、二组120多农户手中,将发展110亩丑柑、沃柑基地。
千户村一二组因土地碱性,不适合茶树生产,种了很多年都没有收获,今年甚至出现大面积死亡,老百姓没有增收渠道,乡政府在得知这一情况后,紧急调研发现这里比较适合种植水果,于是各方面筹措资金从四川购得丑柑和沃柑苗分发到农户手中,预计三年后可以挂果,第四年实现丰产。加上原来的384亩椪柑基地和100亩空心李基地,目前千户村已经有了近600亩水果。
据千户村党支部书记向慧明介绍,该村以前种的300多亩椪柑早已经实现丰产,今年村里的100亩空心李也将挂果,去年村里还种了200多亩油菜,今年也将收获了。
向慧明不仅是铁炉白族乡千户村党支部书记,同时也是惠泰丰公司的总经理,他通过电商平台将村里的水果销往全国各地,扩宽椪柑市场的销路,助农增收。
“村里的公司已入驻苏宁易购、土家购、硒都网等电商平台,全年销售量可达60万斤。”向慧明说。
药材白芨
药材贝母
药材之乡
4月15日,在鹤峰县铁炉乡七里村村民刘纪军的药材地里,满眼苍翠,一派生机,贝母、白芨、重楼等各种药材在土地里恣意生长,满是收获,白芨花开正盛,十分好看,几位村民正在田间除草,辛勤耕作。
刘纪军是药材种植大户,发展药材种植面积达70多亩,还成立了金洋种植合作社,带动村民一起创业致富。
“我们已经发展药材3年多了,药材品类众多,有贝母、白芨、重楼等,这些药材生长周期不一,都即将进入丰产期了。村里很多老百姓都是我们的合作伙伴,最多的种植大户家里种了10多亩,现在我们还想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刘纪军介绍。
今年47岁的邓安平也是七里村的药材种植大户,家里有10多亩贝母、白芨、七叶一枝花等,目前即将进入丰产期,他介绍,家里可收获1万多斤贝母,按照现在的市场收购价,卖个10万多元不成问题。
“七里村村民过去大多主要是种植烟叶,苦不说,有时也不好卖,人辛苦钱没挣多少,没有核心产业,村民收入低。”驻村第一书记钟强介绍,近年来,为了助推当地经济发展,村里想了不少发展路子,逐渐形成了药材、箬叶、茶叶、香椿等规模发展路径,给老百姓增收开辟了新渠道。
像七里村这样发展药材的还有该乡的渔山村、细杉村等,各个药材基地在铁炉乡遍地开花,成为当地老百姓增收的又一来源。
铁炉细杉村茶园
铁炉三农公司茶叶收购车间
茶叶之乡
茶叶是铁炉白族乡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农民增收比较稳定的产业。截止目前,铁炉白族乡茶叶面积1.9672万亩,其中采摘面积1.8558万亩。
该乡细杉村有机茶种植面积4500亩,侯注怀是村里的茶叶大户 ,家里有30多亩有机茶,据他介绍,卖鲜叶一年大约能有10万元收入。
六年前村里开始发展有机茶,政府出资购买茶苗发放到老百姓手中,通过严格的有机茶种植管理,目前该村所有茶园已经实现了有机转换。
“基本上家里没有再做什么其他产业,我在村委会上班,妻子一个人管理茶园,忙的时候还要请帮工。”侯注怀是细杉村党支部书记,六年前他带头发展有机茶,村里许多老百姓也开始发展有机茶,村民王凡虎发展了近40亩,村民钟德贤发展了近50亩……茶叶成为了该村的主打产业。
近日,在铁炉乡三农公司,前期对厂房清理打扫和消毒后,该公司正式复工复产开秤收购鲜叶,开秤当天收购鲜叶三千公斤。
铁炉村四组贫困户郭先生是返乡农民工,在外打工多年,因受疫情影响不能外出务工,他特意查询招工信息后一家三口就在三农公司上岗复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每天工资二百元,还缴纳保险金,郭先生说没想到在家就能找到待遇这么好的工作,他非常满意。
据了解,目前该公司已安置扶贫户就业25人,同时也解决了铁炉村、碉堡村等6个村1998户的卖茶叶难问题。近年来,三农公司通过“企业+合作社+基地+茶农”的模式,辐射全乡1.92万亩茶叶产业向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转变,直接带动当地农户1916户6466人增收致富,其中精准扶贫户836户257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