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炉白族乡渔山村以路为钥匙 打开致富门

近年来,铁炉白族乡坚持党建引领、项目推动、产业赋能,着力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难、路径窄、收入少的难题,多途径提升造血功能,打开村集体经济“致富门”。

渔山村是湖北省恩施州鹤峰县最偏远的一个村,全村三面都是绝壁和深谷。“山险壑深行道难,少壮文盲守薄田;十有八九光棍汉,辣椒合渣算过年;缺衣少食无文钱,一代一代好心寒。”这首流传多年的渔山村民谣,就是对曾经的渔山村最真实而深刻的写照。

山路 无法逝去的记忆链

渔山三面都是悬崖,站在村子边缘,脚下就是悬崖。在崖边俯瞰,曾经的荆棘小道轮廓依然清晰可见,沿着崖壁蜿蜒而下,透过悬崖间的淡淡云雾,谷底溇水河的水流依稀可见。眺望远方,峡谷对面就是走马镇柘坪村,那里房屋洁白的墙壁、生火做饭的袅袅炊烟、街道马路车水马龙清晰可见。

离悬崖对面虽只有几百米,但要想到对面去,只能沿着悬崖上的一条荆棘小道下到谷底,过溇水河,再爬上对面的山顶,抵达对面村庄,来回一整天。这既是三十年前渔山人出村的方式,也是最快、最便捷的道路。

三十年前的渔山,因为交通的束缚,学生上学必须走五六个小时的山路,如同“长征”般艰辛。人们生病了只能“挨到好”,不能得到及时治疗。“肩挑背驮”“看到屋,走得哭”是那时渔山人出行最真实、最无奈的写照。

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交通闭塞导致信息滞后、思想保守。村里的青壮年迫于生计,割舍亲情,抛荒外出务工,谋得全家温饱;留在家乡的人,年复一年被困在穷山恶水之间,顺天应地,回天无力,思想愈发保守;有条件的姑娘拼命往外嫁,山里的小伙子“脱贫”难,“脱单”更难。

索道 燃起希望的云端路

1997年10月,县里出资为渔山村修了一条横贯山谷的铁索道,四条钢缆从山崖的一头延伸至对面的大山,一个不足两平方米的“铁篮子”悬吊在距谷底500米的钢缆上。这个“铁篮子”承担着村民出行、山外物资进山、山里特产进城等重要使命,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它都是渔山儿女的生命通道。

乘上这个铁篮子,家里老母鸡生的土鸡蛋、刚过月的猪仔、新挖的土豆、刚做好的新茶都从索道上源源不断地运出山,在集市上变卖成现钱,然后再从集市上购置米、油、盐等生活物资,最后乘坐索道返回村里。有了索道,渔山娃的求学路就不再需要走五六个小时到学校,放学再走五六个小时回家了。

然而就是这条生命通道,却是危险无比。作为村民便捷出行的依靠,索道前后都是悬崖峭壁,脚下是万丈深渊,在索道上,哪怕只是很小的微风,索道都会随风摇晃。村民们每次出行都是胆颤心惊,时刻面临生命危险。

1999年冬日的一天早上,索道还没有完全“靠岸”,一名等候的妇女就准备跨上“铁篮子”,但“铁篮子”这时竟向后一弹,妇女双脚踏空,坠入深谷。等村民们费时一天将她找到,该妇女早已身亡。

而后,县里增加投资,为索道增设一股钢缆。

此后13年,再未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但遇恶劣天气,必须封闭索道。

硬化路 彻底打开的致富门

渔山多雨,空气湿润,适合种植茶叶。由于交通不便,采摘的茶叶在索道前排队等候,每次最多运400斤鲜叶到对面。往往还没有运出去,茶叶就已经泛黄了。索道虽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但因为运力有限,村里各种产业都无法得到有效发展。

要想富,先修路。大路大富,小路小富,无路不富。渔山的修路工程被提上日程。

经过多次召开群众会、小组会收集意见和建议,多轮次查阅资料、请教专家,最终因地制宜地制定好了修路方案。

2015年春,修路工程破土动工。当年年底实现贯通,两年后硬化完毕,从此,渔山群众就不再是索道上的“空中飞人”了。天堑变通途,路修好后,村民齐放鞭炮,夹道欢迎的场景似乎仍在眼前。

路修好了,交通便利了,产业发展也开始红火了,村里创业就业的机会不断增多,村民致富的热情也高涨了。以前,村里根本没有年轻人愿意留下,而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返乡,在家门口创业。

曾经外出务工的渔山妹子张静,眼看着家乡一天天地变好,便回乡成立公司。几年来,她一边组织、动员村民发展养殖业、种植业,并高价收购村民的农产品,一边通过网络直播卖茶叶、腊肉等一系列农产品,还将村民看不上眼的野蒜、山胡椒,甚至是草鞋,都卖到了山外,转身成为村里的“创业明星”。在村里农产品走出深山的同时,村里畜牧养殖的农户也在成倍地增长,昔日抛荒的土地也满满地种上了土豆、红薯、中药材等农作物,村里的产业越来越兴旺。

筚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今天的渔山村,早已不是人们印象中的那个贫困村了,通组公路、入户公路四通八达,公路沿线一栋栋小洋楼林立,“天堑变通途、黄土变成金、僻壤成乐园”。

曾经的渔山索道,在道路贯通后,已停运多年。她静静地站在那里,与旅游打卡的人拍照合影,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看着渔山的成长,也见证着渔山的历史。

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入眼处,碧水青山、绿树红花,农家院落错落有致、瓜果飘香,孩子们坐着汽车去上学,鹤发童颜的老人在手机上炫耀今天的幸福,在暖暖的阳光下,绘成了一幅幅优美的山水诗意画卷。

来源:云上鹤峰

特约记者:向左斌 吴婷 通讯员:舒永洲 郭艳丽

一审:徐宁

二审:向丽莉

三审: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