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鹤峰:稻谷烘干机显身手 助力葛稻颗粒归仓

一直以来,晒谷都是秋收时节种粮农户的一大烦恼,抢收回来的稻谷只能在马路、空地上晾晒,不仅场地受限,时常还因多雨高湿天气出现霉变、发芽等问题。为此,走马镇的葛稻共生基地引进了一批稻谷烘干机,让稻谷能及时被烘干,推进粮食生产机械化,减少谷物收成损失,确保颗粒归仓。

近日,历经多日阴雨天气的鹤峰县走马镇终于放晴,葛稻共生基地正在抢抓时机,集中力量组织抢收水稻。记者看到,一台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稻田间穿梭作业,割台翻滚,一片片水稻被斩断,经脱粒后存储在收割机粮仓。几圈走过,驾驶员将收割机的出粮口对准运粮车,金色的稻粒哗哗地流淌出来,沉甸甸的稻穗瞬间“变身”金灿灿的谷粒。

“目前共采收了200多亩湿谷,预计总产量在20多万斤。”走马镇葛稻共生基地负责人李叶平介绍说,预计12天内就能完成基地所有水稻的收割工作。

在另一边的加工厂房,刚从田里收割来的稻谷立马就被倒入仓口,通过提升机送入一体化烘干设备。经过清理筛过滤掉稻穗、杂草、泥土等杂质后,净粮进入烘干仓,只需要技术员设定目标湿度,即可实现从清理、烘干、细筛到入库全流程机械化。

“目前,葛稻共生基地水稻已经实现了全流程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大大提升了粮食生产的效益和粮食安全保障,也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鹤峰县国有资本投资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治国表示。

据了解,目前,由鹤峰县国投公司投资建成的大米加工厂可一次性烘干六十吨粮食,还配有低温储藏车间和碾米车间,预计全链条十月底投入使用,可实现从大米生产到销售一体化,为葛稻规模化发展提供保障。

来源:云上鹤峰 记者:廖文婧 朱强瑞 实习记者:蔡娅博 通讯员:李素

一审:徐宁 二审:向丽莉 三审: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