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县中营镇八字山村的田桃英,2014年被选举并任命为村里的妇联主席。9年来,她一直保持着每天写日记的习惯。3本厚厚的日记本,3500余条、30000多字的“流水账”,写满了她对八字山村的民生情。
(田桃英的“流水账”日记)
“桃姐”是八字山村村民对田桃英的尊称,在村民眼里,桃姐是一名尽职尽责、无私奉献、带头创业的好干部。
爱岗敬业忠使命
58岁的田桃英,是一名有着深厚基层工作经验的党员干部,日记本中清晰地记录着她的工作日常。
“2017年9月5号,开计生例会,做报表。”
“2019年6月6号,一二组检查清洁卫生。”
“2022年9月20号,下河(地名)施工,路段调解。”
一条条清晰明了的“流水账”,记录着田桃英踏实的工作脚印。这些“人工大数据”对村内工作开展、上级了解村情提供了重要的帮助。只要随机问起某年某月某日发生的事情,她都能对照日记本马上回忆起当初的细节,“可惜我文化程度不高,不能把心里想的东西都详细地记录下来。”
除了任职妇联主席外,田桃英还兼任八字山村辅警和安全员,负责纠纷调解、安全保障等工作。
2023年9月,八字山村七组的一对夫妻发生了情感纠纷,男方情绪激动,手持农具欲伤人。田桃英听到消息后,第一时间将此情况报至中营派出所,并和工作人员迅速抵达现场,发现两位当事人依然在激烈争吵中。田桃英便耐心地与男方交流,在民警和田桃英的劝诫与调解下,男方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冲动。最终,此次纠纷成功被化解,避免了一场悲剧发生。
但对此,她在“流水账”中只做了简短记录:“9月25号,七组协调纠纷。”看似简简单单的几个字,背后却是田桃英十八个小时的坚守,体现了她厚植的人民情怀、生命至上的理念和敢于牺牲奉献的精神。
(田桃英获得个人嘉奖)
事后,鹤峰县公安局对田桃英进行了嘉奖。这是继2022年她被评为“优秀一村一辅警”以来,第二次被县公安局通报表扬。
乐于助人守初心
1988年,田桃英与丈夫陆名耀结为夫妻,那时他们住在两间又小又矮的旧木房里,公公重度残疾、婆婆智力障碍、弟弟患有哮喘病,家庭条件十分艰苦。后来,在他们的共同打拼下,生活逐渐殷实了起来。“我们一家人都是从贫困路上走过来的,是村里的父老乡亲和政府帮助的我们,现在我们生活好起来了,要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回报他们。”
“2016年元旦:共24人,送米20斤,菜油10斤。”
“2017年春节:共26人,送米20斤,菜油10斤。”
“2018年春节:共30人,送棉被20床,送米、油、现金10人。”
(田桃英送棉被)
田桃英每年都会自费给村里的残疾老人送米、油等物资,遇到哪家发生了突发事故,她接到消息后都会立刻上门送钱送物,获得了不少群众的认可和点赞。“从桃英当选妇联主席以来,我家的油、米就没断过。她对我们的好真的没话说。”帮扶对象之一吴春梅感慨道。
(田桃英与吴春梅)
“流水账”中,还记下了田桃英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开支明细。其中,捐款捐物的不在少数。
“农家弯村谢家烧屋,200元。”
“彭家烧屋,20斤米,腊肉两块。”
“2019年元旦,中营民族中学文艺晚会,捐1000元。”
田桃英之所以能不遗余力地扶弱助残,是因为她的背后有着坚定支持她的家人。2020年4月18日,八字山村六组一位孕妇突然肚子疼得厉害,其家人慌忙地向田桃英求助。接到电话后,田桃英夫妻立即开着自家小车,将孕妇送往县医院,最终孕妇平安生产。“我们一家人都热爱帮助别人,不管桃英做什么,我们都支持她,并且积极配合她。”陆名耀说道。
(田桃英与丈夫陆名耀)
田桃英家庭曾被评为鹤峰县“最美家庭”,当时奖励给他们的1万元奖金,全部被他们陆续捐助给了中营镇的残疾老人。“桃姐不只是八字山村的桃姐,还是我们整个中营镇的桃姐。”中营镇餐饮店老板肖友林说道。
致富不忘助乡邻
“既要养老,又要抚小,还得帮兄弟成家立业,光靠家里种的几亩田,想要摆脱贫困是不可能的。”2012年,田桃英瞅准时机,狠心卖掉和丈夫一手修建起来的小砖房,并用这笔钱买了第一台挖掘机。
起初,陆名耀只接一点小工程,后来生意稍有起色,就带动同村村民陆名忠一起开挖掘机。为了承包更多工程,陆名耀还和其他5名村民一起学砌砖、抹墙,做起了泥瓦工。
(田桃英家的挖机正在工作)
2021年,田桃英投入资金和技术成立了鹤峰名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发展壮大八字山村的建筑事业。“我们有个叫作‘一起发财’的群,我经常在群里发布工程用人信息,介绍相关的工作,能帮乡邻一点是一点。”
现在,陆名忠已经成为公司长期雇用的挖掘机司机,即使在建筑施工淡季,每月他依然有六千元工资。其他跟着田桃英夫妇做事的工人,致富路也越走越宽,日子越过越好。“我跟桃姐他们合作快5年了,跟着他们一起学砌墙的手艺,一年能赚五六万,就近工作也能照顾家里。这在以前,我想都不敢想。”工人覃道军笑着说道。
(陆名耀正在工作)
技术创业“挖”出了田桃英家庭的致富路。正是这项技艺,让田桃英家实现了增收致富,他们夫妇也成了村中的致富带头人。
田桃英说:“我今年已经58岁了,但我依然想在有限的时间里为乡亲们多做点事。未来,我还想壮大挖掘机事业队伍,带动更多村民一起就业。同时,我会继续坚持志愿服务,积极和本地社工组织合作,只要有我能出力的地方,我一定在所不辞。”
一台挖机一门技艺,一颗赤心一件件实事。9年扎根基层,3500余条、30000多字的“流水账”日记,作为八字山村妇联主席的田桃英,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张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通过党建引领,推动招商引资,促进村民就业增收,八字山村这片沃土上,村庄和企业正“携手”并进,共同绘就乡村振兴多彩画卷。
这位心系群众、尽职尽责的妇联主席的“流水账”日记,未完待续……
来源:云上鹤峰 记者:夏露 唐甜甜
一审:徐宁 二审:向丽莉 三审:伍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