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粪污制成有机肥科学还田,创新实施生物防治,实现了油茶、马铃薯、油菜等农作物高质量发展。在恩施州鹤峰县邬阳乡,返乡创业的新农人曾庆辉经过不断地摸索和实践,在变废为宝的过程中实现了资源化利用,打造了一条绿色生态的农业“循环链”。
(有机肥正在厂房中发酵)
粪污巧变数万吨有机肥
在鹤峰县邬阳乡斑竹村的有机肥厂,生产车间内装载机、翻堆机轮番作业,进行有机肥发酵。仓储区内也是一派繁忙,工人们正将一袋袋有机肥通过传送带运到出货的卡车里。
“我们有机肥的产能一年可以达到3万吨,按照我们现在市场的需求量定量生产,今年已经出售了1000多万元,还有一些订单还没生产完成。”鹤峰县繁星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曾庆辉介绍道。
养殖成百上千头牛、羊、猪等牲畜,种植3000多亩马铃薯、500多亩油菜,曾庆辉在农村种养方面干得火热。然而,由于种植产生的废弃物闲置了可惜,养殖带来的粪便污染环境,曾庆辉便萌生了建设有机肥厂的想法。2019年,位于斑竹村的有机肥厂完成建设并投产运营。原本不起眼的废料,摇身一变成了有机肥料,不仅形成农业循环链,还让当地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
“他如果不在这里建厂,我们就业就都要到外面去。现在在这儿上班,家里的老人和小孩都方便照顾。”鹤峰县邬阳乡斑竹村五组村民李昌柱说道。
(油茶果正在被加工)
山茶油生产物尽其用
山乡发展,特色产业是关键。曾庆辉瞄准了素有“东方橄榄油”之称的山茶油。虽然当地野生油茶资源非常丰富,但在最初的野生油茶种植和野生油茶林改造中,许多老百姓并不理解。曾庆辉不但免费送肥料、给补贴,还高价收购油茶果,让利村民,而自己却承受着亏损。
思想通则万事通,辛苦耕耘终结硕果。如今,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下,曾庆辉的油茶产业不仅带动当地500多户1500多人增收,还辐射带动鹤峰县多个乡镇的村民增收致富。
在加工山茶油的过程中,茶枯、茶壳等废弃物都被曾庆辉视若宝贝。“山茶油的残渣、残物,在过去,老一辈人说可以毒鱼,我就在想,这些是不是能够杀地下虫?我们就在农科院找专家研究,果不其然是可以的,我们就把茶壳二次利用到有机肥上。”不仅增加了土壤肥力,还让农作物免受虫害,创新型生物防治技术的运用,让曾庆辉的循环农业更为生态、绿色、健康和高效。
“今年的产值预计突破2000万元。下一步,我们准备把油茶进行深加工,提取茶皂素、茶多酚来做化妆品,让我们的油茶附加值提高,让农户得到真正的效益。我们要把山区的优势资源利用起来,让我们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曾庆辉对未来充满希望。
来源:云上鹤峰 记者:申玉洁 罗亚亦
一审:辛妍 二审:伍洋 三审:向丽莉